江阴曹氏网
曹氏丛谭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曹氏丛谭
虞门曹氏与三桂堂曹氏在传承登载中相混杂的揭示及剖析
发布时间:2014-09-18  |  阅读量:425

虞门曹氏与三桂堂曹氏在传承登载中相混杂的揭示及剖析

探究<江阴虞门曹氏宗谱>之六十七

我手头有三部曹氏家谱,分别是“江阴虞门曹氏宗谱”、玉祁“三桂堂(黄巷)曹氏宗谱”、“ 三桂堂蓉湖曹氏宗谱”。

江阴虞门曹氏以五代初曹塾为始祖,三桂堂(黄巷、蓉湖)曹氏以曹彬为始祖,经考查这二支曹氏在传承上毫无瓜葛,是两股道上跑的车,毫不相干。

但本人认真查阅了这三部曹氏家谱,发现了这三部本应毫无关联家谱,竟在传承的关健点上出现了相混杂的现象,令人不胜诧异,无法理喻。

混淆错乱之一。

“江阴虞门曹氏宗谱”第五卷第四拾页十四代栏记曰:“大有(革公子),字谦夫,乡贡士,居锡山。子二:景仁、景德。”十五代栏记曰:“景仁、景德。”大有公及二子景仁、景德以下传承,因迁锡山,于宋末元初,离开世居之地江邑后底泾(村)后,与祖上虞门曹氏失去联系,在以后的续修中失登。

“三桂堂(黄巷)曹氏宗谱”第五卷24页第十代栏记曰:“大有,楷公三子,字文亮,公由江邑后泾村(泾)迁居锡邑城中学宫东首虹桥居焉,配赵氏,子二:景仁、景德。”

第27页十一世栏曰:“大有公长子景仁,号东溪,……按公始迁锡邑北门外三十里玉祁镇南,地名黄巷,是为黄巷支始祖。”28页记曰:“景德,配李氏,子一:浩然,迁居黄巷西首二里许礼社后巷为后巷支祖”

从以上两部曹氏宗谱的记载中可看到,都有对大有公及其两子景仁、景德的传承登录,是偶然的巧合?据两谱实情所记:大有公及两子景仁、景德公父子三人皆同名;迁出地同为江阴城后底泾(村);迁入地同为无锡。那么多巧合是不可能的。显然虞门曹氏宗谱与三桂堂(黄巷)曹氏宗谱所记的大有公是同一人无疑。

为什么两支不同传承路线的曹氏,都载有大有公为传承中的一环,毫无疑问,其中有一方必有假。本人在博客栏探究<江阴虞门曹氏宗谱>之六十三“江阴虞门曹氏与玉祁三桂堂曹氏传承渊源考证”一文中已对此作了解析结论:1.大有公为虞门曹氏十四代孙,在宋末元初战乱时期率二子景仁、景德迁居无锡,今传承于无锡周围的大有公及二子所有后裔均是江阴虞门曹氏后裔;2.在三桂堂(黄巷)曹氏宗谱中将大有公及二子景仁、景德以下记为曹彬世系是错误的,漏洞百出,是修谱中故意的嫁接行为。

混淆错乱之二。
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第五卷第五十页十三代栏中记曰:“华,字荣甫,号云轩,由虞门迁泰兴,宋嘉定十六年癸未由儒土擢常州晋陵县主簿,秩满欲归,因兵阻就于邑东十五里潞城家焉。寿八十一。配纪氏,葬潞城桥西主穴。子二:舆、兴。”

在十四代栏记曰:“……兴,字俊卿,至元戊午孝廉、河南归德等处营田司提举,历二考,以疾辞归,秉心好善,与宜兴蒋居士同建天宁寺大雄宝殿,备载郡志。寿九十八,配皮氏侧王氏,葬潞城孝仁乡高渚村主穴。子三:珍、琥、瑜,长、次皮氏出,三庶出。”

十五代栏记曰:……琥,字汉臣,元皇庆元年癸丑进士授杨州路知事。配蒋氏,葬父莹穆穴。子四:时逸、时遵、时通、时达。……

三桂堂蓉湖曹氏宗谱第叁卷第九页第一世栏记曰:“云轩,诰赠奉政大夫。初任晋陵郡尹,子一:俊卿。”

第二世栏记曰:“俊卿,云轩子,诰赠奉政大夫,壬孝廉,初任河南营田司提举。子一:汉臣。”

第三世栏记曰:“汉臣,俊卿公之子,癸丑进士,诰赠奉政大夫,以堂弟屺斋子士晋兼嗣。”

从以上虞门曹氏宗谱所记十三代华公(号云轩)、十四代兴公(字俊卿)、十五代琥公(字汉臣)与三桂堂蓉湖曹氏宗谱所记一代祖云轩、二代俊卿、三代汉臣,从表面上粗看,没有相干,但认真查看,就发现了相同之处。

蓉湖曹氏一代祖云轩,其名用的是虞门曹氏十三代祖华公的号,且其所任职官职相同,即常州晋陵主簿(郡尹);

蓉湖曹氏二代祖俊卿,其名用的是虞门曹氏十四代孙(华公子)兴公的字,所任职务也相同,即举孝廉,河南营田司提举;

蓉湖曹氏三代孙汉臣,其名用的是虞门曹氏十五代孙(兴公子)琥公字,其所得功名相同,即(元皇庆元年)癸丑进士。

从以上相同点可断定,虞门曹氏十三孙华公、子兴公、孙琥公与蓉湖曹氏一世云轩公、子俊卿、孙汉臣,是同一祖孙三代。虞门曹氏祖孙三代竟然成了三桂堂蓉湖曹氏三代始祖,令人匪夷所思。虞门曹氏十三代孙华公为常州潞城曹氏支系始祖,其后裔十分兴旺,主要传承于常州、无锡周围,今无锡硕放曹氏(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昭嗣堂主人、进士曹察)也是属潞城曹氏支系。

还有其它混杂,不再一一枚举。
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与二部(黄巷、蓉湖)三桂堂曹氏宗谱在传承登录中发生的混杂乱象原因是什么?只能从各自创谱或续修家谱的源头上找。
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自六代孙虞门首位进士曹确创谱以来,至今已经17次续修,真实地记录了虞门曹氏子孙千年来的传承发展,昭穆雁行,上下各代衔接记载严谨,千年家谱不完全登载已有50册之巨。08年谱完成后,已有多支在历史上曾经失登的支系与总谱的历史记录对上了号,认祖归宗。如曾与总谱脱离多代的常州魏村曹氏、无锡硕放曹氏(昭嗣堂曹察支系)等目前正在续修支谱,张家港后塍曹成巷曹氏支系已续修完成支谱,周伞墩曹氏在清初就已分修了家谱,如加上这些另修的支系在内,江阴虞门曹氏宗谱总册数已有百余。
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记载之严谨性、真实性、悠久性和连贯性不容置疑,是一部可信赖的家谱。

三桂堂(黄巷、蓉湖)曹氏宗谱,从始修至今,并非代代相扣的传承,其中有长达几百年的空缺,其各代衔接如何能正确补缺,令人生疑,江阴虞门曹氏在宋立国(960)之先就迁至江阴后底泾,开始了虞门曹氏的传承发展,子孙遍布苏南各地。其中不乏有各种原因造成与总谱失联系而断登的支系,成了“无根”支系。其中有些则被三桂堂曹氏以大合谱等形式拉入补缺,不准确的补缺又会带来各种前后矛盾,为了掩盖矛盾就不惜造假。例如:三桂堂(黄巷)曹氏宗谱,将虞门曹氏十三代孙大有公纳入了曹彬世系,但大有公世居江邑后底泾(泾),为此将据称属曹彬世系的楷公“迁入”了江邑后底村,代替原为大有公之父的革公为其父;又如三桂堂蓉湖曹氏(上面已述),将虞门曹氏十三代孙华公祖孙三代(华、兴、琥)编入了其家谱的一、二、三代祖宗,为了掩人耳目,将三人名讳以虞门祖孙三代的号或字示之,其欲盖弥璋的意图昭然若揭。

三桂堂曹氏宗谱虚假、矛盾之处极多,不可信赖。

本人多次阅读了二部三桂堂曹氏宗谱的历次续修序言认为,其问题可能出自清代嘉庆年间的一次三桂堂曹氏大合谱,人为将几支不相干的曹氏捏合在了一起,并一并纳入了曹彬世系,以傍名人。为了与曹彬世系接续,或牵强、或东垃西扯,胡乱造假,其编成的大合谱三桂堂曹氏宗谱,实际上是一部大杂烩。至少并不都是曹彬世系,谱中多支曹氏祖源另有所属。

对三桂堂曹氏宗谱本不敢妄议,但本人在寻找虞门曹氏在历代已断登的曹氏支系现今的去向时,发现三桂堂曹氏宗谱将虞门曹氏宗谱的子裔纳入了其谱,引起了我的诧异并对此研究的兴趣,发现了问题所在,特写此文,以正视听。

此仅为本人观点,欢迎对此探讨。

曹新龙写于2014年9月1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