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阴虞门曹氏续修宗谱序(一)
江阴申港虞门村原属延陵故地,季子封邑。古名甑人墟,宋志曰:鱼门村,明易今名。她北枕长江,南临舜山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是我江阴虞门曹氏之发祥地也。
我氏源自黄帝姬姓,传至周武王,封弟振铎于陶丘。今山东省定陶市,是为曹国,子孙以国为姓。历经秦、汉、魏、晋以迄隋、唐,世次勿可究也。谱载我族乃汉相参公之后。始祖教夫公讳塾,世居金陵,今江苏南京市。南唐末二世祖讳俦公为避五季之乱徙居常熟梅李,后又徙江阴东城内后底泾。六世祖讳碤公,创别业于虞门,遂占藉,为虞门始迁祖。
我江阴虞门曹氏出自书香门第、诗礼之家。始祖讳塾公,字教夫。塾者乃教之地也,教夫者乃化育之师也。六世祖讳确公,首中进士,开启了我江阴虞门曹氏兴旺发达之门径,自宋至清共中进士者二十三人,为江阴科举中试之首。其中有八世祖讳崇公、讳岠公同中绍兴八年进士;第八世祖讳峄公与第九世祖讳机公、讳榘公叔侄三人同中绍兴三十年进士;第十世祖讳潮公、讳汲公又同中绍定三年进士。更有同场十八举,南北两解元之盛誉。
近有三十四世湘洪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,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,全国十届政协委员。三十五世楚南,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是我国著名的腐蚀与防腐蚀专家。
我江阴虞门曹氏自宋始就是江南望族,闻人显仕,层出不穷。四世祖讳维正,赠金紫光禄大夫、封江阴开国男;五世祖讳文琇公,赠国子监直讲;讳文雅公,赠金紫光禄大夫、封江阴开国男;六世祖讳础公,官至兵部侍郎、宝文阁特制;七世祖讳琏公,封江阴开国公;九世祖讳桧公,赠金紫光禄大夫;十一世祖讳錆公,赠金紫光禄大夫、封永康郡伯、加封荣国公;十二世祖讳址公,封驸马都尉、金紫光禄大夫、山阳侯,晋封江国公;十五世祖讳渊公,组织地方民团抗匪,英雄牺牲,明赠浙江都同知;二十七世祖讳秀先公,官至清礼部尚书,曾在江阴任第三十六任江南学政;三十世讳炜公,官至翰林院编修。自宋至清,我氏出任相当七品官阶以上者多达八十余人。
人因地而化,地因人而显。吾曹氏历代先祖在虞门建造了许多名胜建筑。宋时有驸马府第、天福寺院,明时有东园、崇孝堂、崇恩堂、积庆堂、曹家祠堂等,一时名重江南,成为当时社会名流、文人雅士荟集之地。明时的成化状元谢迁、江南才子唐寅、文征明,武进才子翟永龄、吏部尚书秦霖、监察御史李琨等一大批社会名流都曾作客曹府。邑中名人卞荣、方谟、徐碧、张衮、王逢、周鼎、薛宪章等,更是把虞门的积庆堂作为绍兴之兰亭,琅琊之醉翁亭,常常在这里吟诗作文,并留下了许多名诗华章,明代高僧焦丙也把天福寺院作为其隐居之地。
千百年来,江阴虞门曹氏在这里繁衍生息,子孙连绵不断。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及朝代更替,我氏自元以后不断向外迁徙。十三世祖讳华公徙常州潞城。十四世祖讳希周公徙江西新建。十六世祖讳信文公,徙周庄繖墩;讳信学公徙周庄杨家桥;讳信义公徙南沙香山;讳濬公徙观山牌楼下。十八世祖讳伦公迁峭岐皋岸。二十世祖讳符公徙武进魏村。二十二世一忠公徙武进郑陆。二十二世以后,我虞门曹氏已分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。
我氏宗谱于宋熙宁年间由六世祖直讲公讳确创修。后又有十五次续修,今距上届续修已有六十年矣,其中又经十年文革浩劫,宗祠遭毁,宗谱被焚。无谱,则使吾族人相见视同陌路,子孙相遇难分长幼,后人祭奠不知祖宗卒日茔地。若不再续修我氏宗谱,恐后代子孙难以考订,世系支脉自此断矣。
值此国运昌盛,政治清明之际,民间修谱之风日起,政府又有倡导。吾族不乏有识之士,纷纷要求续修我氏宗谱,我等虽才疏学浅,但使命所然,时不待我,于去年五月设局,经全体编委及参修同仁近二年的无私奉献、潜心谱事,承蒙族中贤达的鼎力资助,新谱得以顺利付梓。
此次续修,我们尽可能多地保留了旧谱内容,对旧谱中有个别明显错误之处给予了必要的更正,为使新谱能符合历史潮流,反映时代特征,针对独生子女,男女平权等问题作了必要的改革;为了更清晰地反映世系支派脉络,我们在各卷的世表前增加了世系图。
此次续修,坤湘、仁华等贡献旧谱,功不可没,在此深表感谢。
我氏宗谱世系巨大,上届续修时,正值战争频发,社会动乱之时。有部分支脉未能收入,此次续修,由于多种因素,也未能如愿,对此深感遗憾。
此次续修我氏宗谱,由于时间跨度大,族人分散广,而编撰任务重,加之我等不谙谱事,错误遗漏难免,恳请广大族人谅解,更冀希望于下届续修时予以更正。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主任 洪兴
江阴虞门曹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主编 宝才
公元二零零八年十月
江阴虞门曹氏续修宗谱序(二)
宗谱又称家谱、族谱、家乘,她是同宗共祖的血亲群体,是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图籍,她作为特有的历史文献档案,与正史(国史)、方志并列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。我国谱学源远流长,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她始于周,兴于晋,盛与唐,体例完备与宋,又变官修为私修,流行于民间,明清以来几乎村村有宗祠,户户有宗谱。民间视宗谱为祖宗,十分尊严,不准亵渎,不准买卖,装于木盒,包以红布,藏之高阁,每逢大祭斋戒沐浴而后上香叩头,方可请下展视,成为我们历史文化之隐学,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,是中华名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,『五四』运动以来,视宗祠宗谱为封建余孽,民间才有出卖、收藏之人之事,解放以后,左倾思潮泛滥,文革浩劫,宗祠被占,宗谱被没收烧毁,损毁之惨重,旷古未有,幸存者亦成凤毛麟角,稀世宝物。风云变幻,时来运转,欣逢盛世,政治日益开朗,民间修谱热潮起矣,研究谱牒文化社团兴起,隐学逐渐成显学,实际改革开放以来,揭开了家谱收集整理与研究利用的新篇章。同时,各地新修家谱也呈现了新热潮。江阴虞门曹氏族贤顺应时势,热心谱事,共襄续修宗谱善举,架起了文化传承的纽带和族群交流的桥梁。
曹姓是我国大姓,出自姬始,以国为民,曹振铎建曹国,设都于山东陶邱(今山东定陶),为曹姓始祖,早期曹氏在山东一带繁衍生息,汉时属于谯群,尊振铎、曹参为远祖。据老谱所载,江阴虞门曹氏一世祖塾世居金陵(今江苏南京),二世俦迁居常熟梅李村,后定居于江阴城东后底泾,为江阴曹氏世祖。北宋,六世祖碤迁至风水宝地江阴申浦(今江阴申港),并创别业于虞门,遂为虞门始迁祖,六世祖确首创江阴曹氏宗谱。设立曹氏宗祠于江阴城内火巷。明末遭兵燹,又移建虞门。自十二世曹址(公元一二三四年——公元一三零三年)选为驸马以后,上封三代、下荫子孙,更使虞门为中心的曹氏家族蓬勃发展,经元、明、清时代几次大迁徙,逐步形成江阴伞墩曹氏、杨家桥曹氏,牌楼下曹氏,夏港曹氏,皋岸曹氏,香山(现属张家港市)曹氏以及武进魏村曹氏,武进潞城曹氏和常州、镇江、丹阳、无锡、苏州、常熟、扬州、南通等分布大江南北的曹氏各支世系,还有迁至南昌新建曹氏,以致迁徙至全国和远走海外,经几代努力,各地曹氏已名扬四海,且成为当地大姓和望族,并发挥着重要作用,可见曹氏宗族之兴旺矣!
江阴虞门曹氏经过千余年的开创与发展,形成以耕为业,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,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治国安邦,造福社会之栋梁之材。宋理宗年间,十二世祖址封驸马都尉,赠金紫光禄大夫、山阳侯,后又晋封江国公。清代有礼部尚书、江苏学政曹秀先及军机大臣曹毓碤等,登仕籍者达四十余名,至明清时期,涌现出进士二十三人,一品十三人,二至四品八人,五品至七品五十人,并拥有『同场十八举,南北两解元』之美誉。
曹氏宗族家学传统深厚,千余年来远绍近继,仰承踵接,造就了家族史上生生不息,代代有人的宗族文化链,可谓天地之化,日月骏奔,代友佼者。近现代的虞门曹氏宗族培育出众多的专家学者,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精英,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,其中有享誉世界的著名腐蚀科学与电化专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,全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湘洪,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、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曹鹤荪,著名指挥家、上海乐团总监曹鹏,著名电影美术设计师曹友光,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曹何强等一批社会英才,更有一大批从事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,发扬不畏艰难、自强不息、和衷共济的精神,成为时代的佼佼者。
『盛世修志、族旺续谱』,值此社会和谐的太平盛世,江阴虞门曹氏后裔曹洪兴、曹宝才、曹国球、曹亚平、曹国枫、曹坤湘、曹顺元倡议续修《江阴虞门宗谱》,族人则如响斯应,纂修族谱是宗族大事,需建立严格的组织机构,严格的工作程序,遂由曹洪兴任主任,曹宝才任主编,曹国球为经济委员会主任,曹坤湘为顾问委员会主任,设立专门修谱机构,历时二年余,举族共襄善举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,物力和财力,合力至成新谱,可敬可贺。
新修《江阴虞门曹氏宗谱》,根据『族非谱无以知根本,谱非图无以见枝叶』之祖训,坚持发扬曹氏先祖的修谱风格,在各卷世表前增加世系图的作法,为充分挖掘与整理曹氏文化的丰富内涵,弘扬先祖的优良传统,拟编纂出版曹氏文集与诗集,创新时代文化名苑,从而增加了宗谱之历史底蕴与人文价值,这将大大提高新谱之品质,也为各氏族续修宗谱树立了借鉴的模式,更为江阴地方文献增添新的奇葩。
当代曹氏族人,合力共举成此新修之族谱,上续六十余年之断层,可上慰列祖列宗。虞门曹氏源远流长,期盼后来来者,能属守三十年小修,六十年大修之例,继承先志,代代相传,使曹氏族史传之久远。
古人云:『有祖必有宗,有宗必有庙(祠),凡续谱必修缮宗祠』以显其本,以祭其祖,具有宣扬教化伦理,凝聚约束族人的重要功能。为使曹氏血脉亲情的宗族生命史更好地传承,弘扬曹氏文化,增强民族自豪感,提升亲和力,期望曹氏宗亲创设条件,成立曹氏宗亲研究会,设立研究基金,建立宗族文化研究场所,成为学习、研究、集会之地,探讨、传承、弘扬与展示之平台。纵观时事,守望社会,科学发展,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。
书此作序,谨志贺忱
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 薛仲良
公元二零零八年十月